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基本系统建成,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系统经过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将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条件,对我国卫星导航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颗卫星将与去年发射的5颗导航卫星共同组成“3+3”基本系统(即3颗GEO卫星加3颗IGSO卫星)。
今明两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满足测绘、渔业、交通运输、气象、电信、水利等行业,及大众用户的应用需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将提供高质量的卫星导航服务,包括开放和授权两种服务类型。开放服务将面向大众用户免费提供高可靠性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授权服务面向专业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服务。此次发射的卫星和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7次飞行。
据悉,2011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执行近10次航天发射任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具备完成高密度卫星发射任务能力。 (张晓霞 陈秋均 记者 王云)